高價打敗低價是常態(tài)
實際上,低價在市場上通常只是扮演著“攪局”的角色,成事不足,敗事有余。
在對抗性競爭中,高價經(jīng)常被低價攪得心煩意亂甚至膽戰(zhàn)心驚,但低價較終總是難敵高價,甚至在高價面前一敗涂地。他的生存就是為了讓一些大廠有危機感的一個調劑而已。
營銷大師科特勒說:“你不是通過價格出售產(chǎn)品,而是出售價格!,推銷是通過價格把產(chǎn)品賣出去,營銷是通過產(chǎn)品把價格賣出去!钡投说匿N售是在賣價格,高等的銷售是在賣產(chǎn)品。
所以高價打敗低價是市場的常態(tài),低價打敗高價是個案例我們經(jīng)常看到,“裸價”上市基本上是失敗的。所謂“裸價”,就是價格到底,除此之外,沒有營銷費用。“裸價”上市的產(chǎn)品,除了上市之初可能在渠道引起一定影響之外,基本上很難在消費者中產(chǎn)生影響。
消費者的購買必須建立在他們對產(chǎn)品的認同基礎之上。這種認同源于包裝、價格、消費體驗(如品嘗、試用)、市場推廣、品牌傳播等。產(chǎn)品上市之后,除了包裝和價格的認同之外,其他認同方式都需要一定的營銷支持。
價格認同有兩個概念:一是價格本身,即價格高低,這種認同不產(chǎn)生購買行為;二是價格與價值的關聯(lián),即產(chǎn)品是否值這個價格,這是價格與價值的差異。
低價本身只產(chǎn)生靠前種認同,不產(chǎn)生第二種認同。第二種認同是消費體驗和市場推廣之后所產(chǎn)生的認同。
低價你方唱罷他登場,而高價者巋然不動。
中國古話講“一分價錢一分貨”,而不是“一分貨一分價錢”。對于沒有消費體驗的人來說,價格是品質的標簽,而不是相反。
營銷有一個基本規(guī)律:高價上市,先難后易;低價上市,先易后難。
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,很容易被低價誘惑。既然能被你的低價誘惑,也很容易被其他的低價誘惑。所以,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,忠誠度不高。相反,對價格不敏感的消費者,很難被誘惑,可是一旦被打動,就很忠誠。所以,低價消費者很難積累,主要是忠誠度不高。高價消費者是可以積累的,可重復消費的。
而市場的成長,就在于不斷積累有價值的消費者群。
價格本身不是定位,但價格決定了消費群,消費群決定了定位,所以價格本身也具備了定位的意義。
所以占領市場有2點:一是依靠產(chǎn)品品質;二是依靠公司的實體競爭力。優(yōu)選客戶,與客戶一同成長。保持彼此的忠誠度。不會因為一時的利潤,去靠“賣”客戶資源去爭取這個市場,我們在銷售方面保持“高調”,保持高姿態(tài)。做客戶較忠誠的供應商。我們宏誠的產(chǎn)品銷售價格,是在改進工藝,提升質量過程中,自己把水分擠壓出去,而不是等我的客戶幫我擠壓水分。所以在破繭成蝶的過程中,宏誠轉型更快。更有能力空間去迎接大市場。
本站鄭重聲明:“宏誠人”欄目下均為本公司原創(chuàng)文章,如需轉載參考請注明轉載出處。